吉林私人老板现金收购二两银元
民国湖南“黑铅炼厂 民国十五年” 五十两银锭所以,一般而言,古代银锭的成都是符合官方要求的,成有的甚至达到了99%以上。由于成高,当它时,具有一种的亮丽的光泽,浑身带有“珠光宝气”。相反,伪品的成往往达不到95%,一般含银量都在90%以下,泽较暗。古代银锭一般分五十两、二十五两、十两、五两和一两等数种,多见的是五十两重的银锭。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衡制,同样是重五十两的银锭,重量上也有差异,比如:唐代的一两合42克,宋代的一两合39克,元代的一两合36.6克。所以,古代五十两重约合今天的1809克到2100克之间,给人的感觉是沉甸甸的。
银锭(银元宝)的鉴别 银锭是指用白银按一定的形状和重量铸造的一种块状物,就形制而言,银锭可分为几种:船形、条形、饼形,不同形状的银锭有着不同的名称,船形的一般称银锭,条形的一般称银铤,饼形的一般称银饼。因为人们常见的是船形的一种,所以习惯上将银铤、银饼和银锭统称为银锭。
由于金银锭升值幅度较大,市场上出现了几种赝品。收藏者一定引起重视,上当。一是伪造清代珍贵金锭,具体方法是在白银或铜胎上镀金或包金叶。鉴别时可掂试重量,对于相同体积的金属物,金锭的份量要重得多,掂在手里有沉重感,太轻的金锭必是伪品;还可采取试硬度法,若用普通金属物在金锭上轻轻划试,一般留下凹痕的是真金,留下划痕的是伪品;稳妥的鉴别方法是滴硝酸。黄金在酸性液体中(如硝酸、稀盐酸等),其颜不变,而假金只要是一触及硝酸,便会失去光泽。
十六世纪西方机制银元开始流入中国,后来,国内出现了自制银元。西藏的“乾隆宝藏”是我国早的地方自铸银元。道光年间,福建的漳州及台湾等地,也出现了早期自铸银元漳州军饷和寿星银饼。到了光绪年间,终于由政府采用机器统一铸造“光绪元宝”银元。由于那时银元背面有龙纹图纹,故俗称为“龙洋”。金银锭上大都有印记,“银作”、“陈元昌号”、“恒昌盛记”……在很多传世的银锭上发现类似的文字标记,它们有什么含义呢?据业內人士介绍,银锭官铸还是私铸的区分就在于此。明清银锭分官铸和私铸,官铸的一般上面有县名、银名、银匠的名字,而私铸的通常情况下只有一个戳,即商号或银号。官铸当然比私铸的银锭具有更高的公信力,二者的收藏价格也相差甚远,官铸往往是私铸的两三倍,甚至更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