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私人老板现金收购明代各类银元
因此,对明及明以前的银锭,看看锭面是否微凹和有无丝纹,就可以知道它的成。清代湖南“光绪三十年 玖月 巴陵县 新盛”五十两龟宝,“巴陵县”地名锭尤为少见。除了看有无丝纹和微凹,银锭底面的气孔或蜂窝也是鉴别手法。由于各种银锭成型时氧的释放,浇铸银水时,气体会在银锭侧面或底部产生了气孔。气孔较深,孔内圆润光亮、有神,说明成高;反之,则成较低。铸造过程中自然生成的气孔,一般都是口小洞大,深浅不一。伪造的银锭的气孔,口大洞小,深浅均匀,一般较浅。
有的银锭上铸有“元宝”两个大字,意思是“元朝的宝货”,但后来锭状金银币也都被称为金元宝和银元宝。明朝白银使用更加普遍。到了清朝前期,银两已成为最主要的流通货币,大体可分为四种,大元宝重五十两,中锭重十两,馒头形的小锞重一二两到三五两,散碎的银子称滴珠等,重一两以下。
由于我国地域广大,古代交通不便,形成了元宝造形的多样化,主要形状有马蹄形、马鞍形、砝码形、圆形、圆槽形、半圆形、圆锤形、椭圆形、方形、方槽形、条形、腰形等等。按其重量大体可分为大型、中型、小型三种类型。大型多呈马蹄形和方槽形,重量在1800-1900克上下,成在98%左右;中型多呈圆形和马蹄形,重量在300-400克上下,成在98%左右;小型多呈椭圆形、方形、马鞍形和腰形,重量在160-200克上下,成在95%左右。另外还有重量、成不等的名种小锭。元宝面上铭文有:州名、银号名、银匠姓名、重量、年号、月份或地丁、茶课、盐课、海关、津贴、厘金、杂款、汇票、捐输等税银的印记。并有多种多样的喜庆吉语银,如福、禄、寿、禧、财等。
近两年明清银锭价格的火速上浮,吸引了一大批投资者和收藏者,也造成了银锭价格的速飞涨。拍卖市场上一鸣惊人的清代“湖北省造光绪元宝”五十两银锭以10.6万成 交,再次肯定了银锭“不差钱”的潜在价值。中国历史银两的货币功能始于汉代以前,隋唐以前称之为“银饼”、“银笏”,宋金时期称为“银锭”,元代称为“元宝”。 明代以前,白银在中国流通不广,至明代,因大量外来银子流入中国,白银才在民间流行起来,及至清朝,白银才主要货币流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