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常期收购一两银锭
银锭鉴定请记住:凡蜂窝较深、较密、洞内圆润光亮,有回珠,有彩光泽者(俗称金黄的宝光) 必是真银锭,银合金银锭一般没能上述特征,如果蜂窝中灰黑一片,可能是铅等假锭。银锭的底部和侧的蜂窝状大小、多少、深浅是鉴别真假银锭的又一重要依据。蜂窝状凡是自然形成的是口小洞大,深浅不一,人为制造的蜂窝状正好相 反。此件疑问在于,一是颜泛黄,是含铜的原因。二是底无蜂窝。三是款、型均问题多多。应是赝品。
在我国,白银作为货币有着悠久的历史。《史记·平淮书》里记载:“虞夏之币,金为三品,或黄、或白、或赤。”黄是指黄金,白是指白银,赤就是铜。在先秦时期,中国就已经开始用白银了。先秦银质贝币与春秋楚国的银布币等出土已经被考古学界所认同。五代时,白银已被使用在进献、输入货物、纳款、行贿等领域,每次用银的数量也相当巨大,但只随便铸成银铤、银锭、银饼等形式,以其自身的重量参与流通。到了宋代,除“交子”纸钞和铜钱、铁钱外,白银也被作为货币使用,当时的白银货币有碎散的,也有五两、十两、二十五两、五十两,甚至千两,其中比较多的是束腰形长条银块,个别也有方形、圆形。
白银的颜色白润而沉稳,银锭气孔中有金黄色的多彩宝光,银锭本身色彩 为雪白色,老银锭由于在使用或埋入土中,受人们触摸、氧化等损伤,银锭已自然生成了一层银锈和包浆,这种银锈和包浆的颜色大多为灰色或灰褐色,色泽温润。
清代陕西“西安省 义兴炉院 足纹银”五十两银锭,面有戳记“方”,重1798克。假银锭则不是这样的,在过去,为了降低成本,作假者要么在白银中搀杂铜、铁、铅等金属,这样,使银锭成降低。有的为了蒙骗过关,在铜铁或铅块的外面用白银裹住,并做成银锭形状。这种里面藏铜、铁等金属的伪银锭虽然重量也在1800克以上,但没有真银锭那样的沉重感。古代银锭表面往往能够看到像螺旋一样的丝纹,这种丝纹由外及里,排列有序。除此之外,古代银锭表面往往微凹。如果纯度低的银水在急剧冷却收缩时,是形成不了丝纹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