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西私人老板现金收购四两各类银元
中国货币史上正式以白银作为交易货币是在汉武帝元狩四年(公元前前119年),武帝为抑制豪门大族的巧取豪夺和求得文景盛世再现,于是币制,采用了“白金三品”币作为国货。“白金”的面值分三等,圆形的龙币值三千钱;方形的马币值五百钱;椭圆形的龟币值三百钱。而我们所讲的这种“白金”其实就是银锡合金,其中白银的含量比锡少,这种白金货币的流通前后只有二年就被废除。尽管如此,“白金三品”是中国见之于史书的早银币,也是次在币面上铸出图案的银币。嗣后,新朝王莽颁行“宝货制”,也铸过“银货三品”,但只是昙花一现。
有的银锭上铸有“元宝”两个大字,意思是“元朝的宝货”,但后来锭状金银币也都被称为金元宝和银元宝。明朝白银使用更加普遍。到了清朝前期,银两已成为最主要的流通货币,大体可分为四种,大元宝重五十两,中锭重十两,馒头形的小锞重一二两到三五两,散碎的银子称滴珠等,重一两以下。
如云南的“牌坊银锭”,贵州的“锄头银”,锭面边突出如花边的“茶花银”,形如槟榔的1两“槟榔银”、“滴水银”,重量五六钱不等的各种散碎银子“火宰银”、“银片”等等。银锭的颜包括两个方面,一是外在的银锈,一是内在的成。古代银锭的成一般都在95%以上,尤其是宋元时期的银锭,为了检验银锭成,铭文上都记载着行人、库子、秤验银库、监铸官之类的职务。金代的银锭铸造对成、重量更有复验的程序。
影视剧里面常说一两银子或是十两银子等,这里有必要再拓展给各位说一下,古代的一两和现代的一两区别挺大的,甚至不同的朝代,一两的具体重量还有所不同,接下来,我们看看他们具体的数据。拿一两银举例,古代的一两银子可以根据不同朝代来进行换算。据《汉书·律历志》记载:西汉时期,一斤相当于258.24克,一两换算下来等于16.14克。王莽及东汉、魏晋南百北朝,一斤相当于222.73克,一两换算下来等于13.92克。隋朝初年,一斤相当于668.19克,一两换算下来等于41.76克。隋末一斤相当于222.73克,一两换算下来等于13.92克。唐至清代,一斤相当于596.82克,一两换算下来等于37.30额外的知识就暂时拓展至此。